常熟市档案馆开展“非遗正青春,文化共传承”非遗体验活动 | |||||
|
|||||
在第76个“五四”青年节前夕,常熟市档案馆以一场名为“非遗正青春,文化共传承”的文创活动,为青年档案工作者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 “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传统在新时代找到生长点。”主理人从制作微缩模型到发展虞城文创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档案工作与非遗保护的共通性——二者都在用“守正”的根基孕育“创新”的可能。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兰台青年们用加工孔雀碎羽代替传统翠羽,尝试复刻点翠手工艺品。当指尖的温度与非遗技艺在此刻重叠,兰台青年们也从中认识到:从泛黄纸页到数字编码,正如从非遗技艺到国潮新风,历史的墨香与匠人的智慧便诉说着同样的渴求——既要让沉睡的记忆苏醒,也要让蒙尘的珍宝生辉。点翠工艺中"慢工出细活"的特质,恰与档案工作的严谨性不谋而合。 活动中,青年们以“立足岗位做贡献”为主题展开分享,将实境学习体验升华为职业思考: 安全保障科倪冬梅: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理论研究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档案安全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城市展示馆朱丽叶:我们的岗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把群众需求摸准了,把平时小事办妥了,把应急服务做实了,就是最好的担当,我将努力把展馆的“小平台”变成服务群众的“大舞台”。 征集编研科周雅婷:“小岗位有大责任,细微处见真章” 档案整理,整理的是纸张,沉淀的是历史;标注的是编号,串联的是责任。我将努力让每份经手的档案都经得起时间检验,为单位发展注入一份绵长之力。 办公室(党建科)陶庶:作为新时代档案人,我们既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在岗位上唯有以“党”铸魂、以“密”筑基、以“精”赋能,树立“毫厘之差谬千里”、“文经我手无差错”的工作意识,方能书写无愧时代的兰台答卷。 信息技术科朱纯纯:如今,对档案数字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系统多、功能多、硬件多、数据多的挑战,我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相关制度标准,并逐步接手日常巡检、数据进馆、数据备份、服务器还原等工作,为档案馆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业务指导科俞智文:我将始终坚持立足工作岗位,学习档案业务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发挥创新精神,与知行社的年轻同志们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焕发年轻人的朝气,推动常熟市档案事业蓬勃发展! 保管利用科卢可欣:档案库房是档案的“家”,我们就像是这个“家”的守护者。作为档案战线的新人,我将努力钻研业务,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提高查档服务的查全率、查准率,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常熟兰台青年将以“敢为人先”的锐气,用青春之笔续写兰台华章,让档案之光照亮民族记忆、温暖时代征程! (常熟市档案馆)
|
|||||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