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档案馆参与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摄制 讲述陈景福和萧楚女的革命友情 | |||||
|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革命先烈,在岁月的长河里,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书写了一首又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推出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9月1日播出《一根永不熄灭的蜡烛---我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萧楚女的生平事迹》。 常熟市档案馆应央视之邀,派员携馆藏珍贵红色档案《萧楚女写给陈景福的明信片》赴北京参加了节目录制。这张明信片,是陈景福之子陈大平1980年10月整理家中旧物时发现,既是萧楚女、陈景福两位烈士革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入选“江苏百件红色珍档名录”。 陈景福,常熟东张人,1920年毕业于上海东亚体育专门学校,先后在上海、安徽、重庆、镇江等地学校任体育教员。在重庆任教期间,他与恽代英、萧楚女、杨贤江等一批著名共产党人过从甚密。他曾与萧楚女一起创办新型学校——重庆公学。陈景福对萧楚女十分钦佩,志同道合,两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并经萧楚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陈景福于1924年春离开四川,同年下半年,受聘于镇江第六中学任教。初到镇江的陈景福人生地疏,再加上自身的遭遇,一方面愤懑于当局的腐败和不平的现实,一方面急欲施展个人的抱负,他给自己的革命引路人萧楚女写了一封书信,直抒胸臆,诉说自己“很想丢此无味之事,寻一较有益于社会的事做”,要求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挽救国家的危局。 此时的萧楚女公开身份是重庆《新蜀报》主笔,收到陈景福来信后,百忙之中的萧楚女很快予以复信,复信用明信片写成。萧楚女工整的笔迹写满了明信片正反面,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至今读来,仍令人为之动容。 明信片全文如下: 景福兄: 十一月二日函悉,你在回乡的时候,伺候了一番八太爷,因此愈令你想“不是办中学教育就可以救此危局,很想丢此无味之事,寻一较有益于社会的事做”。你要打破不平,看破了几十块钱臭东西,这是你很大的觉悟。 但是,你忽说欲办小学,这就错了。办小学能打破此不平么?此不平的事,根本由于外国资本的压迫,为中国造了许多游民。有了游民,野心家便招了作私人的军队,外人复助以款项、军械,于是大权独揽起来,一般恶劣绅董又倚附他们以作恶。要除绅董,根本要消灭军阀;要除军阀,根本要消灭军队;要除军队,根本要消灭游民;要除游民,根本要打倒外国资本势力。 这怎样做呢?要有很多人都相信我们,而且要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组织为各种会社或竟组织为国民党。已组织的,人人又出去宣传此意思,接受我们宣传的,又叫他们组织起来。我们这样的组织将要散布于农工商兵一切被压迫的人里面,便恃此推倒一切。 你若要如此做,你尽可在镇江做教员。但你做教员,不是因为赚洋钱(自然为生活亦不能不赚),而是在暇时多作上述之运动。要知怎样做运动,请看中国青年第一至五十余期。我以为你最好寄二元于上海小北门上海书店,令其寄你,我现无钱寄赠。
楚女 现在重庆新蜀报 在明信片中,萧楚女先是针对陈景福想通过办小学来开启民智救国的想法进行了劝解。他指出,办小学不是解决中国危局的根本,进而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萧楚女建议陈景福到民众中去,广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让这些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百姓再去宣传,从而把组织建立到农工商兵各种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当中去。最后,萧楚女鼓励陈景福在担任体育教员的同时,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收到萧楚女的明信片后,陈景福深受教育和鼓舞,他抱定“一息尚存,吾决不愿为革命之落后者”的信念,积极参加北伐战争等革命活动。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景福在家乡常熟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队伍。之后,该队伍逐步壮大到千余人,成为当时江南抗日武装的一支重要力量。1941年秋,日伪军对以常熟为中心的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清乡”,陈景福不幸落入敌手,惨遭杀害,时年46岁。 正是萧楚女、陈景福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呕心沥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份红色珍档中蕴含的的初心、真理,始终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伟业中贡献力量。 (常熟市档案馆)
|
|||||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