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档案法》 落实新要求 苏州市“单套制”工作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1138次

 

2021年9月14日,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组对苏州市档案馆承担的“多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观看系统演示、审阅项目材料和开展质询交流的基础上,一致同意该试点项目通过验收。试点项目成功通过验收,标志着苏州市档案馆在多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面又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跨越、迈上了新台阶。

]M{7U{`H{10~8O)HL%1%7WR.png

自2020年3月被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和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发文确定为项目试点单位以来,苏州市档案馆紧扣试点项目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围绕如何规范安全有效地实现电子公文单套归档,建立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公文归档模式等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明晰了多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归档流程,构建了“多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档案室系统——数字档案馆系统”全流程归档模式,设计研发了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系列工具和数据保全系统,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套制度标准规范,实现了系统功能实用性完整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确保了电子公文单套归档及单套管理的长期安全可靠,为多源异构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苏州样本。

电子公文接收统一标准。按照“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要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相互衔接”的要求,面对苏州市市级机关部门存在数量众多不同类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完善了原有数字档案室2.0系统,开发了电子公文接收归档模块,通过统一接口标准,实现各进馆单位自建OA系统电子公文统一归档接收。

电子公文管理全流程。打通系统间的数据通道,构建“多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档案室系统——数字档案馆系统”全流程归档模式,实现电子公文从接收、归档、移交、利用等环节全流程管理。

数据管理标准化。通过对数据体检、数据打包、数据加密、生成原始数据摘要库、数据移交、数据检索、数据提取、数据校验、数据解密等各操作步骤的严格控制,实现对所有数据的标准化管理。

电子档案在线移交。依托数字档案室2.0系统,网上在线完成各市级机关部门电子档案移交进馆的审批(签章)工作,通过硬件(安全设备)+软件(四性检测+长久保存平台)等必要措施实现电子档案移交进馆,确保馆藏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

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对所有存放在数据保全系统的电子档案能实现实时监测、实时预警、实时保全、实时修复,同时还可通过密匙对其进行加密,实现软硬件双重加密,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稳定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电子档案安全可信。通过电子签章服务、数字摘要等技术手段,确保电子档案的不可否认性、不可抵赖性和事后可追溯性,建立起责任认定抗抵赖机制,保障各类电子档案长期的法律效力。

促进机关电子公文形成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在电子公文归档功能模块植入《电子公文归档范围和电子档案保管期限表》,电子公文形成部门可以根据职能变化情况主动调整电子公文的归档类目和电子档案保管期限,档案馆管理人员可在线审批其调整后的归档类目和电子档案保管期限等,使得机关电子公文形成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的互动更加便捷高效。


2021年9月17日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