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欢迎来到苏州档案网!
说起档案,作家冯骥才有一个比喻,如果没有档案“就像家里没留下奶奶的照片”。
推而广之,档案就是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以至全人类的历史留下“照片”,它是全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苏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形成的档案史料汗牛充栋。至2015年底,全市12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和3个市级专业档案馆拥有馆藏档案约575万卷、232万件,其中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馆藏之中已整理档案超过170万卷。档案馆成为档案安全保管的重要基地,成为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服务公众的信息中心。每年有超过10万人次走进苏州各级档案馆,查阅档案信息,为了工作查考、学术研究或者探究自己家族的渊源。
档案馆根据丰富珍贵的档案资料,先后编辑了《苏州商团档案丛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馆藏名人手迹选》《馆藏苏州名人相册》《江苏省明清以来档案精品选•苏州卷》和《过云楼日记》(点校本)等史料书籍。
2013年以来,我们立足苏州丝绸之府的历史地位和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30多万件丝绸样本档案的资源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和苏州振兴丝绸产业的中心工作,风雨无阻地推进“中国丝绸档案馆”的筹建和丝绸档案的收集与开发。
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于2015年12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落户,成为国内唯一的丝绸专业档案馆,实体建馆已选定馆址,获市政府投资1.5亿元。
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于2015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6年5月19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称该组档案入选对档案系统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作用,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分委会主席儒扎亚称,档案中提供的样本和工艺技术文献,可以非常全面地了解中国、苏州的丝绸生产和发展历史。
人们通过翻阅档案了解“第一手”的历史,档案的作用也远不止于存史,根据国家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档案馆还是集中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场所,公民有权通过公开的政府信息查看记录着他们权利和权益的文件。
在信息时代,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源,更是取之不尽的金矿。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如今在苏州的一些村、镇,民众可以通过档案基层查阅点或村镇档案馆,远程跨馆查阅档案信息。也欢迎大家关注“苏州档案”微信,了解我们的动态。让档案存史资政、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档案馆、分享档案信息,是我们长久努力的方向!
再次欢迎你光临苏州档案信息网,感谢你对档案工作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