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州 商 团 档 案 介 绍

发布时间:2007-12-24 浏览次数:1016次
苏 州 商 团 档 案 介 绍

  辛亥革命革命前后,由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新式社团。商团便是其中之一。苏州商团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结束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历经清末、民初、北洋等几个历史时期,在苏州历史上留下了颇为生动的一页,在维护苏州地方秩序、保障人民财产、促进商业繁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905年苏州商会成立后,纱缎业代表杭祖良、邹宗淇为使各业商人提高自卫能力,借云锦公所为办事处,以创业学堂操场为练习场地,聘请陆军军官魏旭东为教习,教练柔软体操,并先令纱缎业子弟入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苏州工商界始组织苏商体育会,会址在东中市钱业公所,由商会会长尤先甲主持,征集东西中市及观前一带各商店店员和青工为会员,利用业余时间练习柔软体操,"以健身卫生为始事,以保卫公益秩序治安为宗旨"。同年七月,苏州总商会协理倪开鼎等人公拟体育会章程16条,联名呈请商会转呈商部、江苏巡抚,申请立案,获批准。

  民国元年(1912年),苏商体育会因维护地方治安有功,经江苏都督程德全批准,改名为苏州商团公会,内设评议部、职员部、惩劝会议、司令部及教练长一名。由于商团力量不断壮大,会员逐渐增多,公会下辖4个支部。不久胥江商业体育会改为第五支部,苏城北区志愿公益团改为第六支部。后城区扩展至12个支部,乡镇有3 个支部,并重订商团公会暂行章程31条。民国十一年(1922年),由于当时的北洋政府颁布组织商团大纲,苏州商团公会改组为苏州商团团本部,宗旨依旧为"招集商家同志,组织队伍,教练兵操,养成军国民资格,辅助军警,保卫地方公安。"下设团长、团副、团董及参事会、司令部、副官处、军乐部等到机构,另有基本队、常备队、游巡队等组织。至苏州商团发展到期鼎盛期,下辖城乡支部45个,其中城区支部18个,乡镇支部下23 个。团员最多时达到2000余人,并配备了各类枪枝1400余条及其它军用设备,成为江浙一带组织最为庞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武装。民国十七年(1928)始,江苏省政府多次明令商团改为特种保卫团、临时保卫团,由县直接指挥,受到苏州商会、商团的抵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二月,随着国民党政府加紧对地方武装的控制和抗战前夕国内形势所迫,苏州商团奉令取消,团员编入壮丁预备队,所有枪械移交区公所,各支部同时解散。

  苏州商团是商会控制的资产阶级的准武装组织,与市民公社、救火会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其主要职责为协助军警,维护社会秩序,以社会秩序之安定促进商业之繁荣,其根本是维护商人之利益。

  馆藏商团档案主要有组织章程、会议记录、来往文件、信函、人员名册、登记表、经费使用和枪枝情况,毕业团员名单,苏商体育会史料、防务文件材料,商团概况报告、改组改编文件,团本部和各支部枪械武器的文件、清册、调查表等。苏州商团档案比较详尽地记载了苏州商团从成立、发展到消亡的历史。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