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抗美援朝老兵说——谭荣 | |||||
|
|||||
谭荣,今年94岁高龄,1946年,年仅17岁的她选择入伍。作为医疗兵,随部队南征北战,从鲁中大地到江南水乡,时间冲淡了她的记忆,但也留下了她默默付出的痕迹。 原西藏军区总医院五官科军医 苏州市梅花休养所副团职离休干部 (那时候)年轻人,凡是有点觉悟的,有点文化的都离开家了,都往西走,参加八路。那时候就是卫生兵吧,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人家前面打仗,我们就在后面,伤员下来了以后要进行包扎。 我那时候就是负责照顾伤病员,就是护理呗,有的呢,是属于腿,四肢伤,它不会影响生命。有的是下来了以后很重,胸腹部受伤的危险很大,就死亡率很高。那时候我们医疗条件差,不像现在,一发现他有外伤了,马上就输血输液,因为胸部伤和腹部伤的病人不能喝水,喝了水就会加速死亡,所以(补水)就是打点滴。普通的盐水,那时候没有,就是我们自己烧,才给病人输的液,呆不到多久就走了。 绝大部分年轻的战士大部分已经都牺牲了,有时候晚上我们查房看还挺好,还活着呢。第二天早上去一看就走了,不晓得什么时候走了,所以看到这些情况呢,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那个地方都是高山,高山缺氧啊,稍微动动以后喘气,要站10分钟,转转以后就倒。特别是进藏的时候,哎呀,这个脑子就在里面(晃荡)。还有时候跟人家谈话,在办公室的时候,谈谈话了以后跑桌底下去了。我慢慢的适应了以后还可以,我们是为部队服务的,拉萨市它有地方的人民医院,但是也有的藏族,对我们解放军印象好的,到我们这边来,那我们也欢迎,来我就收你,一样的。在这儿也可以,我们不拒绝他,(藏民称呼我们)金珠玛米,解放军好啊,就是这个样子。 在西藏的日子里,谭荣不仅履行着白衣天使的职责,还支援铁道兵修筑公路。 (我们医院)派一个医疗小队下去支援,都要劈山、开山,很苦的,打炮眼,打了炮眼以后再放炸药,放到炸药以后,再统一点火再爆炸。那么爆炸完了以后,有的地方掉下来,有的地方它就没掉下来就松动,它有缝,它就不安全。铁道兵的战士,拿个铁杠子到那去挑,看见危险的就把它挑动了,不然的话掉下来以后要砸人了,那很危险,完全靠人去砸,设备也不行,石头要是崩塌打到脑袋上以后,有的还好,他没有伤,有的呢,高山那个石头,虽然它很小,它的力量很大,打着以后这个人基本上就完了。 1983年,谭荣从主治军医的岗位上离休,进藏20余载,她无怨无悔的将青春挥洒在了祖国边疆。 那个时候你不去我不去,怎么行?那西藏不是更落后吗?去支持帮助西藏建设,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聪明的,是吧?特别现在我们国家,我们的党有坚强的力量,当然希望他们能够掌握科学技术,花多大的精神、财力都要培养他,要不怕苦不怕累,能够为国家出力,为国家做贡献。
|
|||||
|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