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金风起,桂花别称知多少 | |||||
|
|||||
人类学家发现,当一个地区对一个事物足够热爱,对它的同义词就会足够丰富,虽然在事物分类的意义上毫无价值,但在当地却是富有内涵,被称之为地方性知识。苏州的桂花当属此列。 桂花隶属于木樨科木樨属,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其花梗细弱,花丝极短,花朵香气浓郁;果实呈歪斜状,多为椭圆形,颜色紫黑;叶片对生,质地革质,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花期为9—10月,果期为次年3月。 它在苏州的第一种称呼自然就是桂花。苏州学者王鏊在《(正德)姑苏志》中提到“桂,本岭南木,吴地不常有之,唐时尚有植者”,当时的苏州太守白居易在姑苏城东见到一株桂花后,感到尤为新鲜,盖因其稀有也,遂心情激动、诗兴大发,作《东城桂》: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诗人于东城仅见一株桂花树,遂联想起月宫中吴刚所伐之桂,将“人间桂”与“天上桂”相勾连,使寻常“见桂”之景突破实景局限,更具奇幻意蕴。偶遇桂花,在今人看来是寻常景致,然诗人由此生发对月宫神话的联想,足见此桂姿态雅致、神韵独特,引人瞬时倾心,亦印证桂花与苏州的缘分,自初始便蕴含诗意。 苏州当地人还将桂花称作“木樨”,又名木犀,因为桂花树“木之纹理如犀”。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中提到“木樨,有早晚二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由于木樨开花前后,苏州天气多半会突然变得闷热,好似回到盛夏。这种阴雨低温之后、晴好闷热的气候被老苏州形象地称作“木樨蒸”。 苏州留园中有一座“闻木樨香轩”,始建于明代,初名“桂馨阁”,嘉庆年间又改作“餐秀轩”,等到盛宣怀之父盛康修葺后,才改为现名。轩名取自《五灯会元》记载的黄庭坚参禅典故: 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曰:“吾无隐:闻木樨香乎?”公曰:“闻。”晦堂曰:“香乎?”尔公欣然领解。 黄庭坚觉得晦堂和尚没有教授自己开悟成佛的秘诀。晦堂说没有隐瞒成佛的诀窍,一切都在日常的感悟之中,如同木樨花香自然飘溢,无处不在,只是黄庭坚自己受到观念束缚,没有体悟到罢了。 除了木樨之外,岩桂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桂花称呼。盖因苏州天平山、灵岩山等山地多有野生或人工种植的桂花,文人便以岩桂代指桂花,凸显其坚韧顽强的一面。南宋苏州大诗人范成大有《岩桂三首》: 风帘疏爽月徘徊,怅望家人把酒杯。 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犀开。
越城芳径手亲栽,红浅黄深次第开。 不用小山招隐赋,身如强健日千回。
一株萧索倚宣华,东苑香风属内家。 丹碧屠苏银烛照,平生奇绝象山花。 第一首为范成大病中观岩桂之作,诗中“两见”二字,明确其养病时长不少于一年。桂花之“开”与诗人之“病”形成鲜明对照,自然生机与人生困顿相互映衬,更增一份无奈之情。第二首系其身体康复后,亲往栽种桂花之作,尽显对生活的热爱。“次第开”三字既道出花开之节奏——非一蹴而就,乃循序渐进,充分彰显大自然的生命力,亦暗含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致体察。第三首以岩桂隐喻自身处境,其中“萧索倚宣华”之桂树,恰如诗人,虽身处类“宣华”之世俗环境,却不迎合浮华,始终坚守自身的朴素与孤高。 因桂花花朵小巧如粟米,且常见品种花色金黄,苏州文人也用“金粟”作为桂花之代称。“金粟”由“金”与“粟”二字组成,二者一贵一朴,形成巧妙的平衡。在佛教典籍中有“金粟如来”一词,其是维摩诘菩萨的前世,李白在《荅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里有“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的诗句,展现他潇洒放达的性格。 此类兼具形象美感与禅意韵味的名称,使桂花天然蕴含文人风骨与诗意特质。清代苏州著名诗人沈德潜,在其诗作《简汪荼圃》中写下“别来秋风生,金粟岩前发”之句。其中,“秋风生”以季节更替为表征,而桂花恰于秋季绽放,形成精妙的时节呼应,画面由“抽象的秋风”迅速聚焦至“具体的景物”;“岩”字则点明桂花生长于岩石之间,凸显其为自然生长的植物,而非人工栽培之物。沈德潜以自然之景映衬文人意趣,以文雅典故表达真挚情感,虽无华丽辞藻,却于平淡中彰显雅致,在含蓄中流露温情。 因苏州桂花香气浓郁,历代文人以“天香”代指,“天香”一词也被用来形容神仙居所或仙境的香气。由于蟾宫折桂的美好寓意,以及桂花在神话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天香”成为其又一别称。明代苏州书画家陈淳有《题桂花》: 金粟花开日,天香散玉墀。 嫦娥解人意,折赠最高枝。 “金粟”喻桂花如米粒般细碎金黄,“天香散玉墀”则以宫廷台阶为背景,渲染桂花香气的高贵与悠远。末句借嫦娥折桂的神话,赋予桂花以浪漫色彩,又暗合蟾宫折桂的祝福,期冀自己能在科举中获得好名次。 桂花在苏州的诸多别称,不仅是对其形态、香气、生长环境的生动描摹,更承载着历代文人的情思意趣,沉淀为姑苏大地独特的地方性文化符号。今年夏天,姑苏区白塔西路上举办了荷花市集,花农们当街售卖荷花、莲蓬,引得无数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纷纷前来观赏,反馈异常热烈,为苏州增添一抹诗意的色彩。9月27日,“花漾苏州 桂香满城”系列活动将正式启动,打造桂花市集,推出桂花特色好物。以此为载体,将这份地方性知识转化为“可逛、可尝、可玩、可感”的文旅资源,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承弘扬姑苏文化搭建了平台。 (范健泉)
|
|||||
|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