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4年国庆阅兵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57次

 “九三阅兵壮国威,徒步方队皆精锐;

英雄旗帜血染红,智能战群新装备。

抗战精神永传承,钢铁长城坚不摧。

  牢记使命保和平,振兴中华竖丰碑。

这是9月3日上午,我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电视直播后发自内心的赞叹!也让我情不自禁回想起1984年我光荣参加纪念建国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的情景

这事要从1984年3月说起。我那时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14队的一名大三学员,因年初没有入选学院的国庆阅兵海军干部方队而感到遗憾。时隔不久,突然听到大二学员因身高问题选拔人数不够的消息,需要在大三挑一批个子较高的学员补充进去,我就这样晚了两个月成功补选上了。在所有受阅方队中,我院的海军干部方队第三个出场。阅兵指挥部高度重视,半个月后就用火车把我们送到北京沙河机场阅兵村集中训练。领队是冯玉祥将军的儿子、时任学院副院长冯鸿达,总教练是孙国贞。海军首长对阅兵学员十分厚爱,时任海军司令刘华清同志亲自来三方队慰问,多次与大家一起用餐。总政、海政等歌舞团也常来慰问演出。

我国的阅兵方队是世界上走得最整齐、最威武的。为达到这一目标,阅兵训练非常艰苦,每方队横排25人,有14 个排面,要做到动作、步调一致,帽线、胸线、臂线、腿线和脚线在正步行进中保持成一直线,难度可想而知。7、8月份高温酷暑,沙河机场地表温度近60摄氏度。为避开中午高温,我们早晚各训练3个多小时,如果没有达到教员预期效果,再加时训练,个别学员还要被开“小灶”纠正动作。我始终坚持高标准带头训练,不叫苦、不说累,从没有开过“小灶”。我还协助教员纠正其他学员动作并做好思想工作。一天正步踢下来,大家的蓝军裤被汗盐染成了白色,手臂、脖子和胸口等部位都被晒得乌黑,甚至晒脱了皮,身体与头部、四肢黑白分明,训练专用的黄毛皮鞋也经常被踢破。

要说最艰苦最基础的就是练军姿。采用站军姿的办法,要把每个学员头歪、肩斜、含胸等不良动作都纠正过来。从开始只能坚持半小时就浑身酸痛,后来一次就能站4小时保持“不动”。但为了不晕倒又不能真的不动,脚趾、膝关节、手指等部位要会略微的“运动”,只要教员看不出来就可以。在机场水泥地上站着,烈日暴晒、汗流浃背,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好不容易换到进屋内练军姿,教员要求:后脑勺靠墙,想想领导们的嘱托和期望;两肩靠墙,要肩负起受阅的使命担当;小腿肚子靠墙,正步走过北京天安门才能走出豪迈雄壮。

过了军姿关,开始训练起步、正步和队列。海军学院方队的正步威武、舒展、大气别具特色,是孙国贞总教练的独创。他要求学员前臂摆平后臂尽量拉开,然后再前移踢脚摆臂,这样保持正步姿态最长。无论起步、正步,每个动作都抠得很细:正步前臂摆平离胸前10公分;后臂拉开大于30公分;身体必须平移;踢腿不能弯曲踢脚高度25公分;保持步幅75公分;每分钟平均112步。教员都会用专门的尺子反复衡量,一个一个地走,一个一个地过关。然后才能组合队列,开始单排面、多排面和方队组合训练成一个整体,就像舰队一样劈波斩浪向前推进。

在学院里,阅兵前我刚填写好《入党志愿书》,组织上对我的考察谈话已经完成。因为参加阅兵训练,入党程序暂时中断。为此,海军三方队一中队党支部特地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根据我在阅兵训练中的表现讨论通过了我被“延迟”的入党事宜,并为我安排了一次难以再现、意义非凡、终身不忘的入党宣誓仪式。

1984年5月12日上午8点,21岁的我站在2千多米长的飞机场跑道中间,迎着初升的太阳,第一次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机场两边都是整齐划一、望不到头的草绿色帐篷,我身后是三方队全体受阅队员,他们统一穿着上白下蓝短袖军装,用挺拔、威武的身姿,站立成笔直的纵线、优美的斜线、平行的横线,勾勒出海军方队的磅礴气势。我感受到学员们炯炯有神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他们都很羡慕我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入党仪式,但更多的是坚定了练好方队,走出军威,走出国威,不辜负祖国和人民重托的信念。

经过半年多紧张、艰苦的训练,海军三方队终于在国庆节纪念建国35周年的北京天安门阅兵场上,接受时任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的检阅。分列式开始,着新式制服的海军三方队以威武矫健、舒展大方、整齐划一的优美正步,昂首走过天安门广场,受到中央领导、军委首长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走完正步我方队被安排在长安街两侧观看彩车和群众游行,北大师生用绿底黑字拉出的横幅“小平您好”这一历史时刻,正好从我前面经过。阅兵结束,海军授予三方队集体一等功,我也受到学院嘉奖。

此次观看“九三阅兵”,我激动万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建国35周年北京阅兵的往事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历经40多年的发展和蜕变,我军装备也从“小步快跑”实现“突破超越”,人民海军从近海防御已实现“走向深蓝”和“远洋护卫”,充分证明了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陈明)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