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食话 :苏式面:碗底乾坤,风雅与市井共生

发布时间:2025-08-28 浏览次数:251次

 

苏州,以小桥流水、园林古镇著称于世。除了视觉的盛宴,这座城市更以其深厚的饮食文化,滋润着一方水土。笔者近期在整理苏州民国食物时,循着尘封已久的《醇华馆饮食脞志》(《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系列文献,特别是那部充满考究的《饕餮家言》,似乎窥见百年前苏州人对于口腹之欲的追求。其中,最能道尽苏州人日常,也最能体现这份雅致与讲究的,莫过于那一碗碗看似寻常,实则乾坤万象的苏式面。

《饕餮家言》的作者朱枫隐是一位对饮食怀有热情、具备敏锐洞察力的民国饕客,用近乎百科全书式的笔法,详细描绘了彼时苏州面馆的“花色”。写道:“苏州面馆中,多专卖面,其偶卖馒首、馄饨者,已属例外,不似上海等处之点心店,面粉各点无一不卖也。然即仅一面,其花色已甚多。”这份严谨的分类和专一,是百年前苏州人对待一碗面的态度,也为我们今日探访苏式面的精髓,提供了最鲜活的蓝本。

一、百年前的“面经”:名目繁多的讲究

翻开《饕餮家言》关于苏式面的篇章,扑面而来的是一系列令人陷入思考“术语”。作者将面分为“大面”“中面”,区分价格与分量;将各种“浇头”细致入微地命名:“肉面,曰‘带面’;鱼面曰‘本色’;鸡面曰‘壮(肥)鸡’。肉面之中又分:瘦者曰‘五花’;肥者曰‘硬膘’,亦曰‘大精头’;纯瘦者曰‘去皮’;‘蹄胖[膀]‘爪尖’;又有曰‘小肉’者,惟夏天卖之。鱼面中又分:曰‘肚裆’,曰‘头尾’,曰‘头爿’,曰‘淴(音豁)水’,即鱼?也,曰‘卷菜’。” 甚至连常见的“浇头”,也有“双浇者曰‘二鲜’,三浇者曰‘三鲜’鱼、肉双浇曰‘红二鲜’,鸡、肉双浇曰‘白二鲜’。”

对于面条的软硬、汤的清稠,以及葱花的喜好,苏州人都有自己的“行话”:“硬面”“烂面”“重青”(多放葱)、“免青”(不放葱)。嫌汤热可吃“拌面”,拌面又分“冷拌”(即现如今的风扇凉面)“热拌”,甚至还有独特的“鳝卤拌”“肉卤拌”,以及“酱麻、糟三油拌之”的“素拌”。作者不无感慨地写道:“凡此种种名色,如外路人来此,耳听跑堂者口中之所唤,其不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者几希。”这种细致入微、近乎苛刻的讲究,足见苏式面在民国时期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品鉴体系已然超越果腹,成为苏州人对生活美学的理解与追求。

二、今日的“五大讲究”:非遗里的匠心传承

时光流转,百年已过,苏式面非但没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反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苏州的一张美食名片。如今,人们将苏式面的精髓归纳为“面、汁、汤、浇、青”的“五大讲究”,这与《醇华馆饮食脞志》中对细分的追求一脉相承。

:讲求生湿面,以“新压”为佳。煮面时,须用“大锅、开水,形成锅大、水多、面少之势”,务求“面煮好后还有细细一根‘白芯’在中间”,这便是“硬面”。而熟练的面点师傅,更能将煮好的面条在笊篱中“甩成形似橄榄球的团状”,谓之“观音头”,捞入碗中后“两边向下倾斜,中间拱起,每根面条大体朝向一致,如同水中的‘鲫鱼背’”,足见其功力

:这便是苏式面的“灵魂”——“助汁”,也称“母卤”。它是烧制焖肉后留在锅底的精华卤汁。无论白汤还是红汤,一碗面的味道皆由此汁奠基。正如“老吃客仅凭‘汁’就能吃出来这是谁家的面”,各家面馆的“助汁”配方皆是秘不外传的镇店之宝,它赋予了面汤“清、香、浓、鲜”的复合层次感。

:分为白汤和红汤,共用一种高汤汤底,只是在助汁和酱油的加入上有所区别。白汤清透,红汤色如琥珀。高汤的熬制更是繁复,选用优质筒骨、活划鳝背骨、鲜活螺蛳等,文火慢熬,直至“清而不油”。汤的品质,是判断面馆水平的关键,“只许‘蹿边’,不许‘淀汤’”——锅边冒着小泡,持续保温而不浑浊,方为上乘。

:这是苏式面最引人入胜之处,《饕餮家言》记载的种类繁多,如今更是号称世界上浇头种类最多的原汤面,甚至有即使苏州人每天都吃一种新的浇头,连续吃一年也不会重样”的说法。从经典的焖肉、爆鱼,到虾仁、蟹粉,再到时令限定的枫镇大肉、黄鱼面,每一款浇头都经过精心烹制,独具风味。食客点单时,一句“免浇”“底浇”“过桥”(浇头另放一碟)、“双浇”,皆是与店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即最后的点睛之笔。在碗中投入适量的“青叶”(夏用小香葱,冬用大蒜叶),加之提鲜增香的“葱油”和白胡椒粉,最终冲入滚烫的高汤。葱叶的清香,在味觉上平衡了肉汁的醇厚,更在视觉上增添了一抹生机。

三、只可人等面:一碗面里的苏式生活

“吃面时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陆文夫《美食家》中将苏式面这种极致的“讲究”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意味着面馆只有在顾客点单后,才会将面下锅,确保面条的鲜美与筋道。这是出于对口感的执着,更是对食客的尊重。若顾客看到有店家提前煮好面条等待,便会“调头就走”。

苏州人的生活哲学:不赶时间,不凑合,永远将品质放在首位。面汤的“三烫”——面烫、汤烫、碗烫,确保了每一口都是最佳温度;浇头“当天烧、当天卖,宁少毋留”,则体现了对食材新鲜度的不懈追求。苏式面承载苏州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及那份流淌在骨子里的从容与精致。

无论是位于观前街的老字号,还是阊门外的苏式面旗舰店,又或是巷弄里的寻常小店,清晨的苏州,总能在袅袅热气和此起彼伏的“来哉!”的吆喝声中,开启新的篇章。一碗热气腾腾的苏式面,配上自己钟爱的浇头,是苏州人最地道的早餐,也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它不只是满足了口腹之欲,更是一场与时光的对话,是关于乡愁,关于历史,关于苏式生活的生动讲述。这碗苏式面,滋养着苏州,也滋养着每一个热爱它的人。

 (张宇)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