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作笔,书写民生档案共享服务的时代答卷 | |||||
|
|||||
民生档案是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真实记录,是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原始凭证,关系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常熟市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示例 2024年常熟市档案馆深入实施“为民用档”工程,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联动,更好地实现“高效办成查档一件事”,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服务能力“大提升”。 一、深度调研,勾勒民生服务“航向图” 常熟市档案馆针对民生档案利用的堵点与难点,赴市公安局、教育局、大数据中心等重点单位开展调研,实地了解民生档案资源对接和“一网通办”查档服务实施的可行性。对外赴浙江省湖州市档案馆、德清县档案馆等地考察交流,学习先进理念,借鉴先行经验。 常熟市档案馆领导专题调研教育系统档案工作 针对调研出来民生档案资源分散、协同共享不够、查档利用不便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常熟市档案馆组织9个市民生档案重点单位开展座谈,建立由档案馆牵头、15个市级部门以及各镇(街道)参加的全市民生档案工作体系,重点聚焦群众高频查档需求,分步启动重点工作。 镇级档案工作协作组2024年度会议 二、量体裁衣,出台档案服务“新方案” 2024年,常熟市档案馆联合常熟市档案局印发《民生档案共享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并在6.9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全面指导全市民生档案共享服务提质增效。 6.9国际档案日活动发布《民生档案共享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常熟市档案馆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开展《基于“高效办成查档一件事”导向的民生档案资源共享利用模式研究》,分析当前全市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和利用现状,提出新形势下民生档案资源共享利用的实践对策与可行性建议。 该项目被苏州市档案局、苏州市档案馆评为2024年全市档案系统青年干部“双比争先”活动“青春建功”项目擂台赛优秀成果奖。 三、共享互联,做好档案资源“数智圈” 此外,常熟市档案馆依托常熟智慧档案馆信息平台,加快重点民生档案移交接收进度,建设政务服务单套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升级信创环境下政务网档案利用便民惠企功能,启动跨部门档案协同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民生档案“查准率”与“查全率”。 民生档案数字化副本进行OCR识别 目前,常熟市档案馆已接收重要民生档案15种34万卷/件,占馆藏总量的48.8%。民生档案数字化率达100%,并对数字化副本进行OCR识别,实现全文检索。建成8个“高频利用民生档案专题库”,民生档案检索的智能化、精准度不断提升。 四、走深走实,延展档案服务“就近办” 常熟市档案馆在“看常熟”APP开通移动端“掌上查档”平台,借助全国档案查询平台和长三角民生档案查询平台,推出“本市查档、异地查档、线上档案馆”3个应用场景,推动查档入口集成、电子出证、扫码核验等功能升级,基本实现跨区域“异地查档、跨馆出证”。 “看常熟”App“掌上查档”异地查档 常熟市档案馆依托政务网民生档案共享利用系统,全面打通全市14个镇(街道)的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共享民生档案数据200多万条。今年,率先在梅李镇开展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民生档案在线共享试点,打通村镇居民查档的“最后一米”,助力政务服务“免证办”“一次办”。 梅李镇“互联网+民生档案”共享服务试点 现在,由常熟市档案馆查档窗口、政务网民生档案共享利用系统、“看常熟”APP“掌上查档”平台组成的“现场网上掌上”协同、“线上线下”联动、“实体数字”融合的查档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1-11月,线下线上查档利用分别超8000人次、5000人次,其中民生档案占总量的90%以上。 查档用档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常熟市档案馆将继续强化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全力构建便捷惠民的档案利用体系,提升档案服务民生的水平,积极助力常熟市谱写更高品质“江南福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
|||||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