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食话:秋末晚菘最滋味

发布时间:2024-12-12 浏览次数:208次

 

四季轮回,植物生长成熟。自古以来,苏州四季分明的气候和青山绿水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百姓餐桌上跟着时令变化的饮食,就拿普通的青菜来说吧,生活在苏州,随着四季更替,可以品尝到不同的青菜。现代人不解,菘为何物?苏州本地产的青菜又称苏州青,品种有耐热的夏青菜和塌地型冬青菜。菘即苏州冬天的青菜,冬青菜古代称菘,因其寒冷的冬天叶青碧绿犹如青松不凋,故而称之菘,苏州民间俗称大菜。

关于“菘”《康熙字典》这样解释:唐韻息弓切”《集韻思融切,音嵩。”《玉篇菜名。”《南史·周顒傳秋末晚菘。”《埤雅菘性隆冬不彫,四時長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集韻或作蘴。有人认为是冬天的白菜,其实在古代,菘包括冬青菜和冬白菜。

古时候许多诗人的咏唱也可以为证。宋林洪《山家清供》记这样一件事情,六朝周顒是个清心寡欲的人,有一天惠文太子问他蔬食何味最胜?他答道:“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春初早韭初生,清炒就十分的香嫩。秋末下了霜,晚菘碧青又肥甜,这是四季造就的美味,识时的老饕才是真性情美食家。宋代著名苏州籍田园诗人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诗云:“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宋代长寿诗人陆放翁不但亲自锄地种“菘”,更是多次在诗词中歌咏“菘”,如《种菜》:“九月开畦种晚菘,青苗小样细玲珑。一帘夜雨滋根润,篱畔新菊绽蕊红。细碎时光能静好,许人旧梦亦朦胧。冬天又至需呵暖,菘味高汤缀绿葱。”如他的《锄菜》:“江吴霜雪薄,终岁富嘉蔬。菘韭常相续,莴蔓亦有余。家贫缺粱肉,身病忌蛙鱼。幸有荒畦在,何妨日荷锄。”再《菜羹》“青菘绿韭古嘉蔬,莼丝菇白名三吴。台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峰美不如。 老农手自辟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 供家赖此不外取,襏襫宁辞走烟雨。鸡豚下箸不可常,况复妄想太官羊。地炉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尝。……”放翁亲手辟一片菜园,种上嘉蔬之物,供自家享用,青菘、绿韭,新鲜摘下,经过炉火烹制,其香四溢,妙不可言。此诗说明三吴之地的蔬菜之美,足以自养而娱人。

在江南,冬天的白菜称白菘。清代隐居在苏州郊区尧峰山麓的乡贤汪琬,康熙九年(1670)因病辞官归家,结庐尧蜂,闭户著书,其诗里总爱历数山村蔬菜之丰美,颇有趣。其中写到“白菘”的诗《予每蔬食因历叙山村所有蔬菜作歌》云:“穷乡滋味殊不穷,迩来自幸山庖丰,粽鱼散生肤毳里,箨龙逸出鞭须中。楮根逢雷蒸紫蕈,芎茵过雨留芳丛。芋魁兼斤颇红润,芦菔径尺尤肥菘。白菘如豚瓠类鸭,试评其美将无同。烂蒸何妨著盐酪,做糁未要加姜葱。老夫一饱扪此腹,欣然移步村西东。鳖裙鹅趾渠不羡,肯为黄鸡白酒烦邻翁。”诗书耕读,安贫乐道,本就是历代有操守的文人向往的田园隐士生活。

老苏州都知晓,菘在霜打后叶愈肥嫩而味始甜,洗净入锅菜油翻炒,略闷,装盘即可,入口甜糯,清香四溢。至于鸡油菜心蟹粉青菜、香菇青菜、虾仁青菜之类的基本是苏州菜馆的名菜,一般人家不大这样做。苏州人喜用苏州大菜、咸肉一起烧咸肉菜饭,如果是乡下灶烧的,香味更是诱人,最后的锅巴在饭盛起来后,再放些柴火旺一下锅,滋滋声里香气四溢,锅巴铲起来,孩子们雀跃着抢来吃!包天笑曾有诗:“咸肉菜饭香又醇,难得姑苏美味真。年年盼得霜打菜,好与新米作奇珍。”可见,真正让人难忘的往往是最寻常滋味

说罢苏州青还有一种苏州冬天独有的青菜,味美又香,因名香青菜。地处东太湖的吴江有三大传统名优蔬菜大头菜、小黄瓜、香青菜香青菜全名叫吴江香青菜,它是江苏省首批、苏州市第一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性物种,是苏州地方传统特色珍稀蔬菜品种吴江香青菜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在吴江的震泽、横扇、七都、桃源松陵、平望、盛泽以及东山等镇有栽种,在国内具有唯一性,其优势别的地方无法复制,与当地的土壤相关香青菜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叫“绣花筋香青菜”,叶片椭圆形、扇状,叶黄绿色,叶呈花边波状皱褶,叶面起皱不平,呈网格状。地头挑来,洗干净后清炒,香味浓郁,绵软柔嫩,风味独特,有“一家炒菜半村香”的说法。春冬想要品尝香青菜,到东太湖边的吴江一些古镇或许可以圆梦。

而来年初春青菜抽薹,俗称菜笕,菜笕要吃正笕,即第一次生长采摘的菜笕,粗壮肥嫩,菜油炒熟,味道鲜美。再生长出来的菜笕,称二道菜笕,较细,味道大减,还微微有点苦味,烹饪的时候得略放点糖,以减轻苦味。菜笕的时令很短,二周左右就过去了。聪明的乡村主妇把二道菜笕摘下放沸水汆一下,阳光下晾干成为菜干,红烧肉、炖咸肉放上一把,入口鲜香,饶有江南农家风味。

苏州著名作家陆文夫在 《姑苏菜艺》 中说到一件往事:“我有一位朋友千方百计地从北京调回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为了回苏州来吃苏州的青菜。这位朋友不是因莼鲈之思而归故里,竟然是为了吃青菜而回来的,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也可见苏州人对新鲜食物是嗜之若命的。” 现代苏州作家范烟桥1934年写的 《茶烟歇》 中说:“苏州居家常吃菜蔬,故有‘苏州不断菜’之谚。城外农家园圃,每于清晨摘所产菜蔬入市,善价而沽,谓之‘挑白担’,不知何所取义?城南南园土肥沃,产物尤腴美,庖丁亦善以菜蔬为珍馐之佐。”还是南宋陆放翁说的好——“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沈建东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