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卷宝贵档案,书写苏州商会百年传奇(上)

发布时间:2024-07-10 浏览次数:244次

作者:毛鹂鹂

明年,将是苏州商会成立120周年。20世纪伊始,苏州商会的成立,从一份苏州绅商给农工商等各个部门的“赏项”说起。虽然名为赏项,其实是在各个部门疏通打点的费用。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清政府的提倡保护,商会应运而生。伴随着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而兴起,从诞生之初就肩负有推进中国走向现代的任务。

清政府历经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力日弱,急需改革,于1903年设立商部,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的章程法令。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要求各省商埠成立商会,以便发展民族工业。临近苏州的上海商务总会率先成立,1905年6月,王同愈、尤先甲为首的苏州绅商呈文商部,创设苏州商务总会;7月17日,商部同意设立苏州商务总会;10月6日,苏州商务总会于七襄公所(今艺圃)召开成立大会。苏州商务总会统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各商务分会,与上海、江宁两地商会共管江苏商务。 

产生、发展、演变半个世纪的风雨变迁

1905年苏州商务总会成立,到1949年11月苏州市工商联筹委会成立,苏州商会历经近半个世纪,跨越了中国近代历史大变革、大动荡的几个时期,几度更名。它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是近代中国历史演变的一个缩影。苏州市档案馆副馆长沈慧瑛告诉记者,苏州商会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工商业者自身的利益,使其企业财产得以保全。

1905—1916年,苏州商务总会期间,职能为“联合各业,振兴工业,齐一商志”,与帝国主义进行“商战”,以“保护营生,启发智识,维持公益,调息纷争”为宗旨;1916—1931年,苏州总商会期间,职能为“筹议工商业改良,答复调查及咨询,进行工商业状况调查及委托证明事项,征集赛会工商物品及调处工商争议”;1931—1945年,吴县县商会期间,职能为“筹议工商业改良及发展,关于工商业之咨询及通报,关于国际贸易之介绍及指导,关于工商业之调处及公断,关于工商业之调查统计及编纂,以及设立商品陈列所、商业学校、维持市面等事宜”。在抗日战争时期,吴县县商会积极开展援助活动,表现出朴素的爱国情怀;1945—1949年11月,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针对收复区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加强了对商会等人民团体的监督与控制。在国民政府政策下,吴县县政府指导苏州商会整理委员会对原有商会的组织结构与人事进行了整理与改组。在此基础上,苏州商会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中,为地方经济的恢复与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时期,内战导致交通受阻、原料燃料奇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工潮迭起,使得国内经济陷入困境之中。苏州商会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成立了工商自卫队,在中共苏州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维护地方治安秩序,保障工交企业的安全,迎来苏州的新生。1949年11月,苏州工商联筹委会成立,吴县县商会正式消亡。

数度更名苏州商会参与主宰地方各项事务

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初八成立“苏州商务总会”,民国4年(1915年)改称“苏州总商会”,民国19年(1930年)奉令改称“吴县县商会”。苏州商会曾数度更名,它从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历经多个历史时期,持续近半个世纪,在苏州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05年成立的“苏州商务总会”为例,其制定了《苏州总会试办章程》,以各行帮之会馆、公所为基础,迅速发展为清末以来苏州地方举足轻重的自治团体。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题名录记载:首届参加总商会的有37个行业的1000户商号,及散帮各业,共1092户。下率常昭、昆新等28处商务分会。作为在地方上有影响和实力的社团,商会除侧重于“联商情、开商智、扩商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外,更通过被它控制的商团、市民公社等下属外围团体和与学务公所、教育会等文化教育组织人事的交叉渗透,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社会治安、市政建设、卫生防疫、文化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管理权,参与并主宰了地方各项事务。

其中有一个案例值得说道。清末,美孚牌煤油因其质量在苏州占领一定的市场,由华商经销,洋商并没有在此设栈买卖。1908年,美孚号欲在苏州设立洋行,自己推销产品,但遭到苏州广货业商号的反对。时过两年,此事又重被提起,且引发了洋商与华商的一次次纠纷。直到1919年5月1日,吴县知事温绍梁发给美孚公司租地印契,江苏省苏常道尹王莘林、苏州商埠交涉员杨士晟、美国驻沪领事官萨门司签订“苏州美孚公司火油租地章程”和“苏州议定美孚公司火油池试办章程”。从1908年美孚洋行建栈房到1919年建油池,双方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其间,苏州商会多次实地考察、参与会谈、公开理案……历时十余年,最终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既维护了主权,又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当然,美孚洋行进军苏州只是苏州商会参与主宰地方各项事务一个缩影,包括苏州电气厂、永源搬运公司、苏州第一国货商场的成立,民国时期的再就业创业基金,公信号商标纠纷,清国赴东实业考察等等事例均彰显出苏州商会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