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有痕:那些尘封已久的光阴故事跃然眼前(下)

发布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484次

作者:邹孝听


苏州人的归属感与城市记忆

代表元素:苏纶纺织厂、人民商场 

一座城,一百年,一代名企。钟灵毓秀的苏州孕育出一个个优秀的民族企业:苏纶纺织厂、东吴丝织厂、鸿生火柴厂、雷允上制药厂、嘉美克钮扣厂等等,它们撑起了苏州民族工商业的一片天,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苏纶厂“天官牌”棉纱、东吴丝织厂生产的深受英国王室喜爱的塔夫绸、雷允上制药厂的六神丸……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苏州来说,每当路过苏纶纱厂,过去那“呜呜呜”的汽笛声仿佛依旧萦绕耳边。那个年代,随着汽笛声响起,上早班的工人开始陆续向厂里走去,做夜班的工人知道下班时间快到了。那时苏纶厂的汽笛声不仅是工人上下班的信号,也成了苏州市民的报时钟。据悉,苏纶汽笛声响彻苏城上空跨越了半个世纪。随着时代的变迁,苏纶汽笛声,是老苏州一份远去的记忆。如今,这个曾被誉为苏州民族工商业奠基石的工厂已被打造成苏纶场民国风情街,成为南门商圈的一部分。

探寻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馆藏时,仿佛耳边又响起了20世纪80年代国营工厂机器日夜的轰鸣声。“我从哪来?”“苏州民族工商业从何而起?”这里呈现了许多过去的记忆。当老职工来到苏州百年企业的展陈中,感觉一下子回到了那个“以厂为家”的年代,“这是我们以前在车间里戴过的帽子”“这个字是我签的”“这些粮票回忆满满”“哇,这是我刚进厂时候的照片”“这是我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有一些工厂的老员工过来参观后,主动向馆内捐赠了照片、样本等私人收藏,陈明怡说:“档案馆是这些珍贵的史料资料最好的归宿。”

在苏州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除了工厂,还有商场,它在苏州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也是了解苏州地方经济的切入点。说到商场,就不得不提人民商场那是过去许多老苏州们迎新年都习惯去一个地方。从1934年开业至今,它已走过90个年头。近一个世纪的跌宕起伏,浓缩成珍贵的历史档案,那些温暖的、振奋的、快乐的生活记忆付诸光阴,你与苏州人民商场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1994年的苏州人民商场销货解款日报表中,钟表、相机、音响、缝纫机等名列其中,这些曾经的“奢侈品”已转变为日用消费品。这一年,李嘉婉小学一年级,人民商场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是逢年过节会被父母带去买新衣服的地方,是和同学玩游戏机的乐园,是家里购置大件的唯一去处……她清晰地记得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是爸爸在人民商场门口“摸彩”到的,还有一分钟就能热一杯水的价值三千多元带烧烤功能的微波炉和负一楼带游乐场的肯德基,这是她对苏州人民商场最初也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忆。

翻开档案里的老照片,那些曾经年轻的面孔,如今头顶早已落满白雪。感谢档案工作为这座城市留下宝贵记忆,再次回眸,苏州人的归属感会不会油然升起?

 

历史的碎片在时空中飘舞、飞扬

代表元素:鸿生火柴厂、嘉美克钮扣

苏州著名杂文家秋末在《不灭的记忆》中写道:火是红的,火柴厂也是红的。苏州西南角,护城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是老的,百年千年之桥,叫万年桥,一座是新的,近一二十年造的,叫新市桥。鸿生火柴厂旧址就在这两座桥之间。当年,从万年桥向南眺望,鸿生火柴厂的木筏、厂房就在眼前。今日,火柴厂址变成了一条市民休闲的绿化带,留下了原来放火柴盒的仓库——两层楼的红房子,后来变成了一家餐厅。从新市桥向北,鸿生火柴厂红灰相间的小洋楼宛如一艘风雨归来的帆船,停泊在护城河边。

1929年,“宝塔”牌火柴声名鹊起,成为市场的名牌产品。到了20世纪80年代,苏州火柴厂在火柴包装上也别出心裁,先后推出了各种旅游火柴,例如:姑苏名人火柴盒、花鸟火柴盒、苏州建城2500周年纪念题材火柴盒等等。徜徉在民族工商档案的世界里,小小一根火柴点亮了百年,也见证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像划过长空的流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绚烂的色彩。

在老苏州人眼里,与鸿生火柴厂不相上下的“明星企业”还有嘉美克钮扣厂。坐落于盘门路17号的嘉美克钮扣厂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在苏州近代民族工业企业中,它的建厂时间不算早,工厂规模也不是很大,却名扬中外。嘉美克钮扣厂的经办者何定甫被誉为“全国钮扣大王”。对于苏州人来说,它的产品早已融入了日常生活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苏州大小服装厂、裁缝店生产或缝制的各色服装上所配用的钮扣,尤其是用贝壳、金属、有机玻璃、胶木等材质制成的钮扣,几乎全部出自嘉美克钮扣厂。老百姓自己在家里做新衣服,也喜欢跑到该厂门市部或者钮扣店,选上几粒心仪的钮扣。星移斗转间,盘门路17号早已不再热闹,“嘉美克”被镌刻在老苏州深深的记忆里。

2006年8月的一天,安庆市曙光化工厂的三名员工特意来到苏州,对着已经完成转制后的苏州嘉美克钮扣厂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永伟说,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根。苏州和安庆,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通过查阅《苏州嘉美克钮扣厂厂志》和有关档案资料,他们最终确认了一件事情:原来在1956年10月,公私合营苏州嘉美克钮扣厂在安庆建立了制坯分厂,也就是安庆市曙光化工厂的前身。尽管一年后,嘉美克钮扣厂安庆分厂就结束了它短暂的使命,但这个带着苏州印记的民族品牌为后来者披上了“故乡”的衣衫。

档案人王女士现在送小孩上学每天还会经过嘉美克钮扣厂,她说:“苏纶纱厂往西200米,那一片目前正处于‘拆拆拆’的状态,钮扣厂暂时被一圈绿色铁皮围着,不知道它将会何去何从……”在中丝馆的展厅内,形形色色的嘉美克钮扣,还有用钮扣制作成的工艺品,使人仿佛坐上了时光机,看着这些“凡人珠贝”静静地伴着岁月长河流淌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