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里的苏州同业公会

发布时间:2024-04-09 浏览次数:29次

作者:俞菁

苏州的工商业历来发达,古代各类作坊、商户数量众多,城中有不少以行业为名的街巷,如醋坊桥、枣市街、造船浜、砂皮巷、打铁弄、糖坊湾、皮匠浜、绣花弄,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出当时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明代唐寅《阊门即事》中就写道“……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清代《姑苏繁华图》也是描绘出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盛世景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苏州仅次于上海、天津,成立了苏州总商会。到了民国,苏州商会达到鼎盛时期,扶持实业,推广贸易,兴办商学,为域内工商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这个时期社会处于动荡、变革之际,经济发展难免不平衡,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各行各业的商户们为了共御风险,更好地保护本行业生存与发展,纷纷将原有的公所、会馆改组或创建了属于本行业的组织。隶属于商会的同业公会在此时应运而生,走向幕前。

苏州市档案馆有一份档案,是1917年4月13日江苏省公署为公布农商部订定《工商同业公会规则》致吴县县商会训令,其中写道:“现经本部订定《工商同业公会规则》,于本年二月二十四日公布在案。”这是馆藏最早关于同业公会的规则。翌年5月17日,江苏省长齐耀琳又签署下发了《工商同业公会规则施行办法》和《修正工商同业公会规则》。1929年8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发布了《工商同业公会法》,要求“凡在同一区域内经营各种正当之工商业者,均得依本法设立同业公会。”“以维持增进同业之公共利益,及矫正营业之弊害为宗旨。”由此同业公会经历了从规则到法律的确立。1920年至1949年,苏州先后成立了两百余家同业公会,涉及工业、商业、金融、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新型行业组织的广泛出现,也喻示着苏州社会经济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换,正以开放的姿态打破旧行会彼此封锁的壁垒,走向全行业的共同发展。各同业公会成立后,对行业的自治与自律、整合与管理,以及维持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苏州市档案馆编纂出版的《苏州同业公会档案选编》,是国家重点档案专题保护与开发项目“苏州同业公会档案开发研究”的结项成果。由苏州市档案馆编研工作人员自行整理、点校,从4万余件馆藏同业公会档案中精选出220余家民国同业公会1200多件代表性档案,录入45万字,分为综合、丝绸纺织、粮油食品、冶金煤炭、银行典当、营造建筑、交通运输、日用百货、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十卷,向读者呈现民国苏州同业公会的发展概貌。这些档案立足馆藏,选录民国时期苏州锦文绣业、华洋杂货业、茶食糖果业、茶馆水灶业、珠晶玉业、人力车业、弹花业、锡箔业、砻糠业、香业、壅业等具有地域性、年代性的两百余家同业公会的章程、业规、会议记录、会员名册,以及其中有代表性的各类函、呈、令等,来反映各公会的组织架构与活动内容。选取内容充分体现各行业特色,内容涉及各会组织报告、执照申领、公章启用、物资采办、薪资制定,以及社会上币制改革、牙税征收、救济募捐、物价调节、纠纷调解等,为今人了解当时的商业运作情形与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基础素材,也为研究苏州工商业史提供了一手资料。

此书致力于呈现苏州同业公会发展演变过程,精心选取了各同业公会不同节点的代表性档案,以体现行业特色和发展概貌。如1920年5月,苏州铁机丝织厂商人谢守祥、陆是福、陈炳、程兆栋等人召集同业,发起组织苏州铁机丝织业公会,遵照工商同业公会细则暂定了章程,后几次修正。7月9日由苏州总商会转递江苏实业厅的《苏州铁机丝织业公会暂行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公会职责:“研究铁机所制丝织方法,籍供同业各厂参考。”“因赛会得征集同业各厂之出品,以资比较。”鼓励了同行之间的技术交流与竞争。规定会员来源是“凡在吴县全境范围以内华商所设铁机厂,得以厂东和经理人代表之”。然而实业厅转呈农商部后却得到批示认为铁机丝织属于丝织业一部分,无需单独设立公会。9月,谢守祥等人力陈铁机丝织是一种新兴产业,不同于旧式木机手织缎业的性质,而是集资购机、设厂召工,体现了近现代工业欧风东渐、新旧递嬗的时代特色。在苏州商会的反复斡旋下,该公会还是于1921年3月被批准备案。1926年,铁机丝织公会又进一步细化规章制度,修订了《艺徒暂行章程》和《织工暂行章程》。之后又分别拟定了甲、乙种艺徒和电织科艺徒、织工章程。1929年,该会进行改组并修订新章程,对其组织、任务、经费、会议等都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从这些章程中可以看到同业公会从创始摸索阶段到逐渐走向规模规范的过程。

同业公会在不同时期因经营范围的变化会有不同的名称,公会之间也经常发生合并、分化、裂变、重组,所以《苏州同业公会档案选编》一书中会看到很多名称相近的同业公会。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只能从现存档案中管中窥豹,略知大概,所以把目前能看到的公会名都记录下来,供后人研究。抗战胜利后,在政府与商会的指导下,苏州各同业公会纷纷成立筹备委员会,对职能重新进行整理,重组同业公会。1946年12月5日吴县县政府致商会的训令中就提到:“各业中尚多以经营批发与零售之不同而分组公会者,如豆米行业与米号业、杂粮油饼业与杂粮油饼零售业、茶行业与茶叶业、华洋杂货业与百货业、水果地货行业与水果业、酱园业与酱酒业、桂圆业与檀香桂圆业、药材业与国药业、瓶罐食品批发业与洋酒食品业、罐头饼干面包点心业。此外,更有以居间地位而再组公会者,如豆米行业与米号业之外,复有米粮经售业;猪业与肉业之外,复有猪行业。”县政府认为,这些公会业务范围相同,需要依法合并。但各会纷纷具呈,认为批发、零售与居间商业利害不同、性质各异,很难认为是同业,而且各会历史悠久,强行合并也会引起矛盾。经过一番分分合合,至1949年,苏州尚存100余家同业公会。

各同业公会之间虽各自为营,但在关键的时候也会戮力同心。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抗。在苏州商会的号召下,苏州八十七家同业公会发表联合宣言:“我们的中华民族,被万恶的日帝国主义侵略,从经济侵略处进而为土地侵略,单拿淞沪的战区来讲,战了两个月,死难的勇士们有多少,牺牲的无战斗能力的民众有多少,损毁的财产有多少,后方各省市县,被敌机无故的爆炸,所受到的种种痛苦,是哪里来的,大家来想想看?万恶的日帝国主义,对待我们是这样。各位,你也晓得日帝国主义,现在作战所用的资源,是哪里来的,我们敢胆大的说一句,完全拿彼的工艺品,到我们市场来倾销,巧取豪夺而去的,现在我们要制裁他,要屈伏他,要求我们的最后胜利,当然先要断绝其资源。”“勇士们在前线,用枪炮来抵抗,后方的商人们,用断绝其资源的方法来抵抗他,上下一心的做去,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各同业公会纷纷响应,人力车赁贷业同业公会写给商会的函中就说:“敝会同仁有鉴定于此,自愿每车一辆,月捐大洋二角,合计全市有车二千五百辆,每月可以捐洋五百元,决从本年三月起捐至战胜暴日之时止。“同业公会一面号召拒绝日货,一面向前线捐款捐物,从财力、物力上支援淞沪抗战。1936年冬,日军进犯绥远,苏州各同业公会又联合召开援绥募款会,各业纷纷慷慨解囊,如募集“一日所得”捐款,当时报纸也有很多相关报道。

从档案中可以看出,同业公会是工商业者自愿组建、自筹经费、自律管理,并接受政府指导、监督的开放性组织,它协助政府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为同行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良性竞争和经济发展。它们与商会、与工会相互依存,互动频繁,彼此之间有合作,有分工,有矛盾,有妥协,书中档案文献里都有所体现,充分展现了民国同业公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让人意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这些内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绝大多数之前从未公之于世。此次《苏州同业公会档案选编》成书公布,可以让更多人得以看到藏于“深闺”中的民国同业公会档案,使人们以史为鉴,通过对这批珍贵档案的开发利用、整理研究,为有关部门引导当代行业协会如何做好行会管理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为当前营商环境优化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