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见证中苏友好历史 | |||||
|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太仓市档案馆征集编研科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近日,征集到抗美援朝老兵蔡国基先生所捐赠的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一本。 1951年3月,为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时年仅18岁的蔡国基先生积极报名参军。在跟随部队经过10天急行军抵达朝鲜后成为一名战地护士。一次执行任务时,一块弹片插进他的右手臂,他坚持将伤员从前线救下。转业后,蔡老先生回到苏州生活。据他所述,“此次捐赠是希望下一代勿忘历史。” 中苏友好协会于1949年10月5日在北京成立,成立大会通过了《中苏友好协会章程》,并选举了领导机构,刘少奇当选为首任会长。协会宗旨为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中苏两国文化、经济及各方面的联系和合作,介绍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科学成就,加强中苏两国在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共同斗争中的紧密团结。 会员证长约17厘米,宽约8厘米,等分叠成三折六面,字是蓝色的繁体字。封面上方写着“中苏友好协会(苏南行政区苏州专区)”, 编号为NO.001262。中间一面红旗上有毛泽东和斯大林的画像,下方则写着“会员证”三个字。在中间的一面上,则盖着印有中苏友好协会的红色印章。印章上有醒目的五星图案,此外印章上还有俄文。翻开证件,内页的第一页上方是表格,填写着蔡老先生的基本情况、入会及发证时间。由证件可知,蔡老先生的入会时间是1951年6月。内页的第二、三页是会员转移登记及缴纳会费的记录,其中记录着蔡老先生于1951年6月15日——1951年8月15日缴纳会费1元,此证见证了中苏友好历史。 下一步,征集编研科将持续做好珍贵红色档案的征集、保护、利用工作,为传承红色文化、讲好太仓故事打牢资源根基。 (太仓市档案馆)
|
|||||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