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食话:御厨张东官与苏造肉

发布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479次

作者:袁灿兴

康熙帝曾经六下江南。下江南带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如笼络江南士人、巡视河工、整顿吏治等等。同时,也可以一睹江南的名山胜水,一尝江南的美味佳肴。在江南期间,康熙帝对以苏帮菜为代表的江南菜很是喜爱,不过并未将江南菜系引入宫中。康熙的孙子乾隆帝处处效仿祖父,也热衷南巡。乾隆六次江南游,无边风景话悠悠。

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第一次下江南,贪吃的他心中还有所不安,唯恐吃不惯江南的菜肴,提前将一千只羊,运到南方备用。可在南巡途中,品尝到了诸般江南美味后,乾隆帝大为折服,难怪人人都说江南好。

在乾隆朝的御膳档案中,经常可以看到张东官的名字。江南菜系在宫中的传播,也与张东官有关。‌‌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苏州织造‌‌普福前去迎驾,‌‌‌‌在‌‌扬州宝应与乾隆相遇。‌‌普福随行带了三位家厨,‌‌张东官就是其中一位。

‌‌根据清宫御膳档案的记载,普福‌‌当天‌‌‌‌向皇帝‌‌进了几道菜,有糯米鸭子、万年青炖肉、燕窝鸡丝等。‌‌乾隆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让这三名厨师随驾南巡。‌‌返程途中,驻在镇江金山行宫时,命“赏苏州厨役张成、张东官、宋元每人一两重银锞二个,仍交给普福,就叫他们回苏州去。”

WechatIMG5911.jpeg

糯米鸭子

乾隆三十六年(1771)二月,乾隆帝东巡,登泰山,谒孔庙、孔林。此时,张东官已经到了新东家长芦盐政西宁身边。晚膳时,西宁趁机让张东官进菜四品,其中“冬笋炒鸡”让乾隆帝大为满意,命赏西宁家厨张东官一两重银锞二个。过了七年,乾隆在东巡盛京途中,才又想起了张东官。

张东官的到来,让乾隆帝大快朵颐,一路上不时让张东官烹制如“豆豉炒豆腐、鸡丝肉丝煽白菜、燕窝肥鸡丝、糖醋樱桃肉”等江南美食。此次东巡共两个月零二天,张东官被赏五次,得赏最多。乾隆帝另外还赐给他帽檐、大卷丝缎等物,可谓是绝无仅有。

WechatIMG5912.jpeg

糖醋樱桃肉

此后张东官就入宫成为了宫廷御厨,在紫禁城的时间长达十九年。由于乾隆帝的钟爱,宫中出现了专门的苏州菜厨房“苏灶铺”,带来了“苏造肉、苏造糕、苏造酱、苏造肘子”等系列菜肴。

苏造肉以猪肉为主,用酱油红糟,炖、焖、煨、焐,深度烹饪‌‌长时间的‌‌低温烹制,使得肉类中的脂肪酸转变为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是美味的食品‌‌起到了养生的效果。苏造肉后来传到宫外,食铺将五花肉放在大锅中,以温火长时间炖,零切售卖。汤内另泡有火烧,用糟汤煨透,味颇酥香。贩卖苏造肉的商贩,每日清晨在东华门外设摊,为进入升平署的官员夹火烧作为早餐。

WechatIMG5913.jpeg

苏造肉

贫苦民众消费不起,就出现了廉价版的苏造肉“卤煮小肠”。卤煮小肠模仿苏造肉的制法,只是材料改用猪头肉及猪下水,在猪小肠内灌肉末、香料,一锅煮熟,汤内不加红糟,只用桂皮、花椒、大料、酱油等作料,味道香醇。到了后来,制法更加简单,只用猪下水、猪头肉,近代北京街头卖的全是此类。 

张东官的烹调手艺深得乾隆帝欣赏,一直将他带在身边。有一次乾隆尝了一口御膳,马上说:‌‌这不是张东官做的。派人一问,果然当天‌‌张东官抱病,让徒弟做的菜。乾隆帝第六次南巡到了苏州时,终于发话,让年迈多病的张东官留在苏州养老。又令苏州织造四德另选精壮苏州厨役一、二名,继续给膳房做膳。

WechatIMG5914.jpeg 

卤煮小肠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历次巡游江南时,各种水产品很少出现在餐桌上。乾隆不大喜欢吃鱼虾,至于螃蟹之类更是没有兴趣。当代一些饭店整出各种“乾隆御宴”,隆重推出所谓的全鳝席之类,背离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要说苏造肉之外乾隆皇帝最喜爱吃的,还是鸭子,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竟然吃了45只鸭子。张东官做‌‌八宝鸭,先‌‌‌‌要把鸭骨‌‌整个去掉,填充以样不同的食材煮上个小时‌‌出锅时‌‌酥烂而‌‌不失其形‌‌还是一只完整的鸭子形状。乾隆皇帝喜欢吃苏州菜,‌‌活了88岁,‌‌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WechatIMG5915.jpeg

八宝鸭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