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档案建构世界文化遗产记忆的作用及路径——苏州市档案学会组织推荐的研究成果在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上交流

发布时间:2022-11-21 浏览次数:336次

2022年11月19日,由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中国档案学会、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主办的“2022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本次交流会议由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轮值举办。

image.png

会议开幕式由台北科技大学文化事业发展系助理教授吴宇凡主持,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理事长许芳铭、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曹尔忠、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邓小军、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理事长杨成斌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海峡两岸的档案专家、高校学者、业界同行相聚云端,共同见证这场档案盛会,共话兰台事业发展,11位档案工作者先后作主旨交流。

此次交流以“档案与生活:档案管理与跨域应用”为主题,苏州市园林档案馆馆员张世琦代表市档案学会作了《口述档案建构文化遗产记忆的作用及路径——以苏州古典园林口述档案采集为例》的交流发言。

image.png

张世琦围绕苏州市园林档案馆近年开展的口述档案采集项目,进一步探讨了口述档案对于遗产记忆构建具有补正史阙、交融情景、寻觅归属、穿针引线等作用,并提出要通过专题驱动、多元叙事、数字赋能等路径建构文化遗产记忆。台湾资讯传播学会理事、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系副教授庄道明等点评嘉宾给予好评。庄道明教授评论:“口述档案可以与静态档案相互弥补,并能够融入情感,通过口述档案采集将活档案记录下来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是古城苏州的亮丽名片,是江南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全人类共同的瑰宝,园林档案文献则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是苏州这座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的另一种家底。近年来,在各级档案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苏州市园林档案馆立足造园要素,逐一对香山帮技艺、苏作家具、苏派盆景等园林工匠和非遗传人开展口述档案抢救性采集工作,进一步弥补园林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记忆,讲好园林故事,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档案保障。

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始于1992年,由中国档案学会与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每年在大陆和台湾轮流举办,为档案建设发展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苏州市档案学会)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