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如何不想他

发布时间:2023-05-14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朱赓荪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阅读苏州档案馆编写的《馆藏名人相册Ⅱ》里有关刘半农先生的生平介绍,由是让我想到了他在1920年2月赴英国伦敦大学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期间,同年9月初曾挥毫创作了上面这首情感丰富、深挚的现代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WechatIMG810.jpeg

1920年,刘半农赴英国留学前留影

刘半农(1891—1934.7.14),江苏南沙(现属于张家港)人。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伴侬,后改字半农,以字行世,号曲庵。他不仅是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又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诗人,还是“五四”时期三个最有诗才的人物之一(另外两人是沈尹默和俞平伯)。1957年,为筹备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四十周年,出版部门曾编选“五四”前后作家的诗文集,《刘半农诗集》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刘半农诗集》,不妨再来读读诗集中收录的这首不朽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之所以称该诗为“不朽”,乃是诗中指谓女性代词的“她”字,是刘半农自己创造的,并第一次使用进了自己的作品里。也就是说在一百年前,这个在今天极其普通平常的第三人称代词“她”,却是没有的。那时,但凡称呼女性,除了用“他”和“伊”外,就是在姓后加个“氏”或“x某氏”而已。这不仅有歧视女性之意,还给人们阅读带来障碍,更容易混淆而造成误解。

 

刘半农创造“她”这个女性人称代词,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入考察和研究才逐渐形成的。那还是在1917年的春天,他在常州焦溪古镇教书时,面对那些活泼可爱的男女学生,他发现都用“他”字来指代这些孩子,很容易混淆他们的性别,脑海里不由激发了灵感,就想出了用“女”字做偏旁的“她”。如此,既有了女性的特征,又有了与男性相同读音的人称代词,还体现出了男女既平等又有区别的标识。学生们听了他的分析,都热烈地讨论和欢呼起来。

 

有了学生们的支持,在年《新青年》上发表翻译英国戏剧《琴魂》时,刘半农试探性地第一次用自己创造的“她”来翻译“she”。然而却遭到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和攻击,一些冬烘名士还揶揄讽刺刘半农“你懂什么?也有资格来造字”。甚至不少知识女性更是撰文唾骂他,说使用“她”字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和侮辱,这样的攻击和谩骂整整持续了三年有余

 

刘半农却不改初衷,相信自己为众多女性争一个男女平等的尊严没有错。1920年6月,他在上海的《时事新报》上发表了《“她”字问题》一文,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充分论证了“她”字的必要性,还在文中进一步提出用“它”字来指代“无生物”。同年9月,在英伦就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不朽诗篇,来献给他的祖国、他的母亲、他的妻子、他的女儿。鲁迅先生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称赞他“当然更是《新青年》里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吧,’ 她 ’ 字和’ 它 ’ 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作为诗人,刘半农除了创作有浪漫抒情的现代白话诗,他还用方言、民歌体写白话诗,如他用江阴民歌体写了一首拟山歌: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对挨着对?

你乙看见你头上格杨柳头并着头?

你乙看见你水里格影子孤零零?

你乙看见水浪圈圈一愰一愰成两个人?

 

河边浪阿姊你洗格啥衣裳?

你一拍一拍拍出清波万丈长。

我隔子绿沉沉格杨柳听你一记一记捣,

一记一记一齐捣笃我心上。

 

其歌声调悠长 ,情思脉脉宛转,而用“游鱼”“杨柳”“水圈圈”来比兴,更是表现出了民间恋歌的真实精神和浓情色彩。再如他用方言写的《侬家》“君问侬家住何处,去此前头半里许。浓林绕屋一抹青,檐下疏疏惊白纻。”诗里扬弃了华丽词藻和琐屑描写,而以质朴素淡之笔予以构出,似有一种魏晋诗人子夜读曲的况味。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家赵景深很是推许刘半农的四句头情歌:

你叫王三妹来我叫张二郎

你住勒村底里来我住勒村头浪

你家里满树格桃花我抬头就看得见

我还看见你洗干净格衣裳晾勒竹竿浪。

赵景深说:“别说是歌,就是这一点方法,也可以使得他成为第一个用方言来写新诗的中国Robert Burns(1759—1796,苏格兰民族诗人)了。”

 

1921年,刘半农又到法国巴黎大学研究中国音韵学。1925年,他以“四音实验(即《汉语字声实验录》)”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还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他与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都是语文音韵学家,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由赵元任在1926年谱曲而流传至今的。

 

1934年6月,刘半农与白涤洲、沈仲章、周殿福四人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去绥远调查西北地区方言。在返回时,刘半农不幸染上“回归热”,于同年7月14日病逝于北平(北京)。赵元任闻此噩耗十分悲伤,特撰一幅挽联:十载凑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叫我如何不想他。是呵,若没有刘半农先生的创造,面对怎样称呼众女性和众无生物,我们今天恐怕还在摸索着呢!刘半农生前,曾为李大钊烈士书写墓碑墓志他逝世后,蔡元培、周作人、章太炎、钱玄同、魏建功、马衡纷纷为他撰写篆刻墓志铭、墓碑、墓额等。由此可见人们对他的不幸早逝,是无限的悲痛和惋惜,真正的是叫人如何不想他啊!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