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千年古城完好交还苏州人民而战

发布时间:2022-04-27 浏览次数:1344次

作者:田林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配合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苏州,使苏州这一千年古城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成为中共苏州地下党的中心任务。中共苏州地下党组织利用熟悉苏州地情的优势,向社会发放红色传单开展护校护厂和保护电信等工作,迎接苏州解放。

 

1946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自四川迁至苏州,校园设在拙政园。18岁的苏州进步青年顾笃璜考社教学院攻读戏剧。顾笃璜是江南著名收藏楼过云楼创办人顾文彬的玄孙他的父亲顾公硕也是苏州知识界坚信“希望在延安”的人。1947年,追求真理的顾笃璜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苏州地下党员。自此顾家在朱家园的住宅成为地下党员开展工作和隐蔽的地方,而顾公硕夫妇给予他们诸多支持与爱护

194812月,中共苏州地下党成立了一个特别宣传组主要任务是秘密出版革命刊物《新生》,并发放传单方式进行宣传。来自社会教育学院胡尊贤、顾笃璜、刘毓桂有原中学学生陈乃焯,组成特别宣传组,组长胡尊贤。为,顾笃璜服从组织安排,特地办理了休学手续。

当时的苏州城中,由于形势不明,一些市民惶恐不安,疑虑重重。针对这一情况,苏州地下党发动宣传攻势。特别宣传组刻板、印制、散发了大量红色传单,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城市政策、部队纪律等传递给苏州的老百姓,粉碎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2009年苏州解放六十周年之际,顾笃璜在接受《苏州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了一个细节,当时传单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就是他亲手刻制的。

红色的传单通过各个学校的地下党组织散发,也有直接通过邮局邮寄的。有一次,传单被吊在了电影院二楼的栏杆上等到电影散场时,特别宣传组弄断绳索,传单在电影院里漫天飞舞,飘到了观众的手中有一次,胡尊贤扮作国民党军官,大大方方地把传单送到了国民党县参议会的会场里!

特别宣传组开展工作的同时,东吴大学、苏州工专、苏高工等大、中学校地下党、团组织和学联,也用邮寄信件或宣传品等方式,发动宣传和政治攻势。河南大学1948从开封迁徙到苏州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活动,中共河大党支部向校领导和院系负责人以及部分教职工邮寄了100多封公开信,宣传毛泽东同志关于时局的声明,规劝他们认清形势、忠于职守、安心工作、保护学校财产。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地下党利用教学用的实验电台收听新华社电讯,将内容写成大字报,张贴在学校走廊上。地下学联编印的《新生》同学间广为散发。

苏州地下党组织的这些活动,既向苏州的百姓传递光明的消息,举棋不定的上层人士发挥着“攻心战”的作用。

 

中共苏州地下党领导下,苏州各校的反迁校和护校斗争全面展开。1948年底,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河南大学、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师生顶住压力,取得了反迁校斗争的胜利。东吴大学应变委员会集中全校师生在维格堂居住,并组织纠察队对维格堂、科学馆、图书馆、办公楼等值班巡逻,保护学校师生及图书、档案和财产的安全。

国民党军队从苏州前制定了破坏电讯局、发电厂和面粉厂的罪恶计划。中共苏州工委迅速研究应对措施,对这三个单位实施重点保卫,取得了完全胜利。

当时的吴县电讯局设在城内闾邱坊巷的一幢三层小楼里,掌控着苏州全城1200部电话,包括国民党守军军事电话。吴县电讯局的地下党员掌“应变委员会”的领导权,成功策反局长章祖伟劝其保护好电信财产。章祖伟拒绝了上司关于拆除部分载波机转移的命令,并请工商自卫队驻局保护。

1949426日,苏州解放前一的晚上6点半,吴县电讯局突然闯进了一个国民党军少校,带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对楼上交换室严加看管。在电讯局值夜班的一共有6个人,话务员尤金南、谈水英在二楼的交换室;抢修台的薛桂生、电力室的王常德、传达室的朱招生、测量台的胡福林在一楼。测量台是整个电话网线的“心脏”,任何电话线路都要通过测量台。他们各司其职,随时应变。

到了后半夜,枪炮声骤然响起,接着越来越响,越来越近。楼下四个工人围在测量台边上,监听着国民党军队的电话。浒关、枫桥、望亭、上海、南京这几个点的电话也越来越密。最后,国民党苏州城防指挥部上海,这里“吃不消了”。多年后胡福林回忆:“那时,我们就知道,解放军就要进城了。”

凌晨三点左右,城防指挥部打电话命令那个国民党军少校“赶快撤离,撤离前破坏电讯局,从娄门方向撤”。工人们赶紧商量应对办法。大家一起动手,将最重要的测量台藏了起来。关掉电灯,拉上窗帘,再用插销将门窗插牢、用重物堵上,“这样在黑夜里从外面看,不知情的人就很难辨别”。

楼上交换室里,国民党兵用枪托在通讯设备上乱砸一通,顺手拿走了桌上的挂表和听筒。国民党军少校又问什么设备最重要,工人们两手一摊,装傻说不清楚。天色渐渐亮了,国民党兵仓皇向娄门方向逃走了。大家赶紧回去修理被破坏的机器,一会儿的工夫,便能照常工作了。吴县电信局完好地交还人民手中,保证了解放后通信畅通无阻。

苏州发电厂的安全重大,苏州工委派总工会惠志方、汪荣生前往领导护厂工作同时,又组织鸿生火柴厂一支武装力量协助保护电厂。惠志方等人利用电厂工会组织了“生产护厂队”,坚持发电。临近解放时,电厂燃煤将尽,护厂队员一面挖掘地脚煤,一面外出运煤,保证了苏州解放前后的正常供电。

觅渡桥畔的太和面粉厂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州解放前夕,该厂五层厂房大楼为当时苏州的最高建筑,是敌我双方战斗时必争的制高点。根据苏州工委的指示,职工区委委员、党支书陆逢治组织以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为骨干的护厂队,值班巡逻,防止敌人破坏。同时,坚壁粮食,将库存面粉和小麦隐藏在地下室,工人们响亮地提出了“绝不让敌人拿走一袋面粉”的口号425日,苏州城防指挥部派兵进驻面粉厂,企图占据高楼作顽抗据点。地下党用软磨办法与敌周旋,智退敌军。26日,敌溃兵来提粮食,地下党一面客套应酬,一面故意高声谈论“解放军快进城了。闻听此言,敌溃兵作鸟兽散。苏州解放太和面粉厂的机器、房屋、货物都安然无恙。6月新麦上市,太和厂进行双班生产,销路旺盛。

1949427日拂晓,经短促激烈的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击溃盘踞在枫桥、铁铃关、高板桥一线及虎丘、横塘附近的国民党守敌分别平门、娄门、阊门、金门入城。早晨640分,古城苏州宣告解放。苏州,这座千年古城终于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