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的苏州市民公社 | ||||||||||||||||||||||||||||||||||||||||||||||||||||||||||||||||||||||||||||||||||||||||||||||||||||||||||||||||||||||||||||
|
||||||||||||||||||||||||||||||||||||||||||||||||||||||||||||||||||||||||||||||||||||||||||||||||||||||||||||||||||||||||||||
作者:刘凤伟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大运河串珠般穿起的27座城市中,苏州显得尤为璀璨。苏州有1段河道(江南运河苏州城区段,包括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盘门、宝带桥、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含全晋会馆)、吴江运河古纤道等遗产点被列入其中。大运河的开端始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组织开凿的连通长江、淮河的邗沟,苏州城的开端则始于夫差之父阖闾命伍子胥主持修建的阖闾大城,大运河与苏州有血脉上的渊源。与大运河一样历经2500多年沧桑的苏州拥有难以计数的历史遗存,其中保存在苏州市档案馆的“苏州市民公社档案”就是苏州尤其是苏州大运河畔孕育并留存下来的珍贵档案。这批档案于2010年2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苏州市民公社概况 清末民初,苏州城区及周边的吴江、常熟等地出现一种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按城市街道区域划分、主要从事公益活动的自治组织——市民公社。最早的市民公社是成立于宣统元年五月(1909年7月)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其区域范围东自醋坊桥、西至察院场口。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成立后,谋划有方,组织得当,“以救火会为下手之方,推及于疏沟、修道、蠲除污浊等事”,消防、市政、卫生等公益事业成效初显。在观前大街市民公社的示范带动下,渡僧桥四隅、金阊下塘东段、道养等3个市民公社于次年成立。此后,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苏州城区见于记载的市民公社共有30个之多。其基本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见,市民公社一度遍布苏城,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商人,如观前大街市民公社的倪咏裳,渡僧桥四隅市民公社的苏稼秋、庞天笙,道养市民公社的沈束璋,金阊市民公社的宋度、戎法琴,临北市民公社的程幹卿、施筠清,临平市民公社的贝理泰,胥江市民公社的季厚柏,阊门马路市民公社的刘正康,护中市民公社的范君博等,都是苏州赫赫有名的商界人物,且均曾在苏州商会担任要职。 关于苏州市民公社的记载除了零星的碑刻、石刻实物以及散见于老报纸的报道以外,更多地留存在苏州市档案馆馆藏的350余件苏州市民公社档案中。因为由商人组织和领导,并以公益事业尤其是市政建设为主要办事范围,市民公社与带给苏州商业繁盛和城市繁荣的“超级工程”——大运河产生了交集和互动。 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沿岸的市民公社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河道与如今的有所不同。1992年后,为减轻古城区河道的压力,江南运河自枫桥至横塘经新辟河道折向宝带桥,绕过了苏州环古城河。而在此之前大运河至苏州古城西部后,或由枫桥经上塘河至阊门,或由山塘河至阊门,或由横塘经胥江至胥门,均汇入苏州环古城河后,经盘门,于觅渡桥一带向南至宝带桥。从旧时大运河在苏州城区的走向看,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和环古城河构成了苏州城区水路运输的主干道,这些干道行经之处尤其是交汇之处,成为了南来北往货物、旅客集散之地,商业因之繁盛。苏州民谚“金阊门,银胥门”之说正来源于此。考察大运河行经区域的市民公社,就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运河行经区域的商业乃至社会状况,并从中管窥大运河对行经区域的影响。将本文表中所列市民公社按地理位置在大运河古河道上进行还原。 上塘河段:渡僧桥四隅市民公社、阊门马路市民公社、枫江市民公社;山塘河段:山塘市民公社、上山塘市民公社、山塘下塘市民公社;胥江段:胥江市民公社;环古城河段:金阊市民公社、金阊下塘东段市民公社、金阊下塘桃坞市民公社、金门(后改名新阊)市民公社、金阊中市市民公社、道养市民公社、胥盘市民公社、城南市民公社;古城外沿大运河环古城河段也成立了盘溪市民公社、葑溪市民公社。 在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沿岸,陆陆续续成立了17个市民公社,占全部已知市民公社数量的一半以上。考察剩余的市民公社区域范围,大多也位于苏州古城内或近郊,且由于苏州水陆并行的城市布局,均可通过环古城河或者城内水系与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河道相连。如位于古城内大运河遗产点“平江历史街区(全晋会馆)”区域就有临北市民公社(社址在狮林寺巷)、临南市民公社(社址在大郎桥下塘广生庵)、临平市民公社(社址在悬桥巷)、娄江市民公社(社址在娄门大街娄江饭店内),成立时间均在1912—1913年间。由此可见该区域商业之繁盛。 市民公社的区域范围主要在商业较为发达的苏州城区和近郊,尤其是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沿岸。市民公社从事的公益事业需要商人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大运河促进了苏州尤其是苏州城区段沿岸的商业发展,也为市民公社的成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半数以上的市民公社位于大运河苏州城区段沿岸的事实,也说明了运河沿岸是苏州商业最为发达的区域。
|
||||||||||||||||||||||||||||||||||||||||||||||||||||||||||||||||||||||||||||||||||||||||||||||||||||||||||||||||||||||||||||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