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青

发布时间:2008-03-25 浏览次数:2609次
程小青(1893~1976)
1893年8月2日出生于上海,原名程青心。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靠母亲作手工维持生计。在私塾读几年书,十余岁到上海亨达利钟表店当学徒。平时喜爱阅读文艺书籍,经常练习写作,十六岁就写文章向报刊投稿,屡得发表,同时在业余夜校补习英语,从阅读国外文艺名著逐渐转入阅读英国著名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1916年应中华书局之约,与周瘦鹃、严独鹤等人用文言合译《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这是我国第一次将柯南道尔得作品大规模结集出版,影响很大,对他以后著作《霍桑探案》有一定影响。秋天,被聘为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师,定居于东吴大学附近的百步街。1919年发表文言侦探小说《江南燕》,首次确立了霍桑的私人侦探地位,从该年起,程小青创作了一系列以霍桑为主角的侦探小说。1921年3月《礼拜六》复刊,主编周瘦鹃聘程小青为主要撰稿人。夏天,《红杂志》(后改名为《红玫瑰》)创刊,程小青被聘为该刊主要撰稿人。1922年,《侦探世界》创刊,程小青为该刊主编之一。1923年加入苏州文人为主体的文学团体“星社”,同时被东吴大学破格聘为语文教员,专上写作课。1925年10月与钱释云合编《新月》杂志。1927年与徐碧波、叶天魂等人合资创办了苏州第一家有发电设备的“公园电影院”。1930年应邀为中华书局重译《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这次翻译全用白话。1931年,程小青为上海友联影片公司创作电影剧本《舞女血》,在以后数年中,他为上海友联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国华影片公司等创作、改编电影剧本三十多部。1937年抗战爆发后避乱于浙江吴兴南浔镇,11月初迁至安慰黟县南屏村,第二年7月回到上海。他在当时上海的爱国读者的帮助下,东躲西避拒绝与汉奸汪伪为日寇御用作家有任何来往,同时为维持一家三代的生计改换名字为程辉斋在上海正养中学教书。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东吴大学附中回到苏州。同时程小青主编了侦探小说期刊《新侦探》,他的经过整修的《霍桑全集》也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同时他翻译的国外侦探小说作品也络续出版。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解放为止他以单行本发表的共有《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三十种;译本《斐洛凡士探案全集》共十一种;《福尔摩斯探案》八种;《圣徒奇案第一辑》十种;《柯柯探案》一种;《龙虎斗》(福尔摩斯与亚森罗苹的搏斗)一种以及《陈查理探案》等共达数百万言之多。
1949年解放以后,程小青继续在苏州市一中任语文老师,1956年离开苏州市一中,专职从事创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程小青同周瘦鹃、范烟桥一起被诬蔑为苏州的“三家村”,受到冲击和迫害,1976年10月12日病逝。他是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江苏省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他为中国侦探小说和惊险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