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

发布时间:2008-03-25 浏览次数:826次
冯桂芬(1809~1874) 近代散文家。字林一,号景亭。苏州人。林则徐得意门生。
    幼蒙庭训,秉资颖异。23岁中举,31岁进士,荣登"榜眼"。曾任编修、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广西乡试正考官,教习庶吉士。后来,因为双亲相继去世,回籍丁忧。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冯桂芬在苏州兴办团练,为清王朝收复松江府诸城,升右中允。但赴京一年即告归。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领苏州,他逃到上海,参与组织由江浙官绅和英、法、美等国领事组成的会防局,又为苏南官绅写信向曾国藩求援,促使曾国藩派李鸿章率淮军至上海攻打太平军,并参加了李鸿章幕府。清军夺取苏、常后,他请李鸿章奏减苏南田赋。
    冯桂芬还先后主讲南京惜阴、上海敬业、苏州紫阳、正谊诸书院,约20年。所学甚博,经史掌故之外,于天文、舆地、算学、小学、水利、农田,皆有讲求。对当时的河口、兵刑、盐铁等问题尤有研究。论学不为门户之争,能接受资本主义影响,主张"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的主张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被改良派奉为先导。
    冯桂芬文,长于持论,不为浮词,以政论文成就最高,往往心细虑周,指陈剀切,气理畅达。有《校邠庐抗议》40篇,最为突出,除《校邠庐抗议》、《显志堂集》外,还有学术著作《说文解字段注考证》、《弧失算术细草图解》、《西算新法直解》等。
晚年移居木渎山塘街,纂修同治《苏州府志》。墓在藏书乡天池山北竺坞。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